红色基因代代传 青春喜迎十九大
----食品科学系赴庆阳文化艺术服务团在华池县及宁县各乡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
2017年8月12日-8月20日,食品科学系赴庆阳文化艺术服务团老员工志愿者在指导老师焦兴弘的带领下走进革命老区华池县、宁县各乡镇,开展了以“文艺汇演送老区,红色基因代代传,文艺惠民乐百姓,青春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宁县,老员工志愿者们走进中心社区,深入乡村,用全新的思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把喜闻见乐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文艺节目送到老区人民生活中,并与早胜镇中心社区凤儿舞蹈队合作,在早胜镇文化健身广场和葡萄沟村文化广场分别开展了文艺汇演,以歌舞、相声、小品、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宣讲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歌颂小康新生活。服务团的老员工用跳动的旋律、舞动的青春,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科技文化素质。在文艺汇演现场,还穿插了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普法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增强食品安全参与和社会监督意识,提高广大群众食品安全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服务团又深入当地文化局、文化站及村镇,了解当地主要文化艺术形式及现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增强农民保护意识;并深入村民家中,开展了“巧手串珠、剪纸、庆阳香包”制作交流(线下现场指导+后期线上指导),促进了当地手工制品产业创新发展,拓展了妇女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发展渠道。
在红色教育基地—华池南梁,老员工志愿者们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聆听革命战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追忆丰功伟绩,使团队的每个成员获得心灵的荡涤、情操的陶冶和内在素质的提升。随后,老员工志愿者分组到华池县南梁镇各村组开展了“弘扬南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专题讲座和食品安全知识主题宣讲,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400余册。傍晚,在南梁革命纪念馆广场,老员工志愿者在这里举行了文艺汇演,他们用相声、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宣讲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用歌舞、独唱等歌颂农村小康新生活,老员工志愿者通过服务基层、新农村文化建设,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在活动过程中,服务团又深入各村组,开展了助圆孩子舞蹈梦(线下现场指导+线上后期指导)活动,团队成员对孩子们进行了文艺表演和舞蹈等的排练,并建立了长期帮扶档案,来发挥艺术服务团老员工志愿者的作用,推动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华池南梁,宁县早胜镇等各乡镇,指导老师和服务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了藜麦种植、功能性食品开发及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培训了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和群众代表,在藜麦种植基地现场为当地群众讲解藜麦种植、功能性食品开发及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400余册。
为期9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这片人杰地灵的红色热土上,团队成员以华池县为根据地,通过社会调研、重温战争史、文艺汇演、专题讲座、技术服务等形式,了解革命老区的故事,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爱党的热情。队员们在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中挥洒青春,传递正能量。把文化艺术送出去,红色革命精神带回来,返校后,对食品科学系全体同学做“红色校园手牵手,革命文化心连心”主题宣讲2次;并将实践活动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以图片墙,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全院师生进行宣讲。
三下乡服务团深受当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欢迎,也让我们看到了乡镇群众对文化服务的渴求,所到之处当地群众积极主动和同学们团结协作,或搬桌子抬椅子,或拉挂宣传横幅,助力文艺演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和当地电视台的关注,在中国青年网(甘肃老员工追寻革命足迹,为革命老区注入新活力)、中国新闻网.甘肃(甘肃老员工情系革命老区 送文艺到庆阳)、华池新闻、中国兰州网(甘肃老员工情系革命老区 送文艺到庆阳)、中国工业报看甘肃(甘肃老员工情系革命老区 送文艺到庆阳)、中国工业新闻网、每日甘肃网(太阳村迎来永利集团技能培训)、手机凤凰网、华池电视台(永利集团送科技下乡)、香港商报、庆阳网等11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