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5-2016学年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的通知》(甘教厅〔2013〕55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文件精神,推进高等学校进一步重视公司产品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在分析2014年度状态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几个文件的基本要求,现将食品科学系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如下。
一、前言
2015年,食品科学系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稳步提高公司产品质量。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员工参加了“挑战杯”永利集团老员工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多名教师指导员工学术作品和论文;2名教师获学院“优秀教师”,1名教师获“员工最喜爱的老师”,2名教师获“优秀班主任”,1名教师获“员工最喜爱的班主任”,1名教师获“优秀教研室主任”,“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率82.48%,实验开出率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出率均为100%,试卷和毕业论文抽查差错率为零; 2014届毕业生毕业证获得率100%,就业率99%以上。
二、食品科学系基本情况
食品科学系成立于2005年6月,2006年 9月首次开始招生。食品科学系现开设的专业有: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葡萄酒工艺与检测)、园艺技术(葡萄栽培技术)、葡萄酒生产与营销、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设置食品工程、食品营养与检测、葡萄酒工程等3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2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0人,硕士研究生10人,在读硕士3人,同时聘请客座教授5人;从校企合作单位聘请实训指导教师30人,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专兼结合的团队队伍。
表1 2014年教师基本情况
团队情况 | 合计 |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 ||||||||
教职工总数 | 专任教师数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助理 | 员级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其他 | |
27 | 27 | 2 | 3 | 10 | 11 | 1 | 10 | 17 | 0 | ||
比例% | 7.4 | 11.1 | 37.1 | 40.7 | 3.7 | 37.1 | 62.9 | 0 |
表2 2014年专业基本情况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获批时间 | 特色专业 | 在校生数 |
1 | 食品加工技术 | 610301 | 2005 | 124 | |
2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610302 | 2005 | 343 | |
3 | 食品生物技术 | 610305 | 2008 | 119 | |
4 | 农产品质量检测 | 510111 | 2011 | 388 | |
5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610350 | 2010 | 是 | 136 |
6 | 园艺技术(葡萄栽培技术) | 510105 | 2011 | 68 | |
合计 | 8 | 1177 |
表3 2015年人才招聘等情况
序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数 | 毕业生数 | 毕业率 |
1 | 食品加工技术 | 44 | 79 | 100% |
2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96 | 113 | 100% |
3 | 食品生物技术 | 43 | 40 | 100% |
4 | 农产品质量检测 | 129 | 89 | 100% |
5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54 | 40 | 100% |
6 | 园艺技术(葡萄栽培技术) | 33 | ||
合计 | 8个 | 399 | 361 | 100% |
表4 2015年课程开设情况
合计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讲 | 员级 | |
承担课程人数 | 25 | 2 | 3 | 10 | 10 | |
开课门次 | 35 | 3 | 6 | 14 | 12 | |
学时数 | 13667 | 804 | 1650 | 6413 | 4800 | |
发表教研教改论文 | 4 | 1 | 1 | 2 |
表5 2015年教学机构及设施基本情况
教 研 室 | 序号 | 名称 | 对应专业名称 | 承担课程门次 | ||||
1 | 食品工程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园艺技术等 | 14 | |||||
2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园艺技术等 | 11 | |||||
3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园艺技术等 | 10 | |||||
合计 | 3个 | 6 | 35 | |||||
实 训 室 | 序号 | 功能室 名称 | 承担实验 项目数 | 面积(㎡) | 设备数(台/件) | 人时数 | ||
1 | 食品微生物实训室1 | 18 | 90 | 3256 | ||||
2 | 食品微生物实训室1 | 18 | 90 | 3256 | ||||
3 | 食品营养实训室 | 20 | 90 | 3560 | ||||
4 | 葡萄酒营养实训室 | 16 | 90 | 432 | ||||
5 | 葡萄酒检测实验室 | 10 | 60 | 432 | ||||
6 | 葡萄酒分析实验室 | 15 | 60 | 664 | ||||
7 | 食品检测实训室 | 42 | 60 | 6386 | ||||
8 | 食品发酵实训室 | 8 | 90 | 1854 | ||||
9 | 农产品检测实训室1 | 18 | 60 | 1348 | ||||
10 | 农产品检测实训室2 | 18 | 60 | 1348 | ||||
11 | 乳品饮料加工中心 | 8 | 90 | 1968 | ||||
12 | 食品工艺实训室 | 23 | 60 | 3506 | ||||
13 | 饮料工艺实训室 | 12 | 90 | 1386 | ||||
14 | 葡萄酒工艺实训室 | 8 | 90 | 886 | ||||
15 | 食品工程仿真实训室 | 24 | 90 | 3386 | ||||
合计 | 15个 | 258 | 1170 | 33668 | ||||
实 践 教 学 基 地 | 序号 | 名称 | 实习专业名称 | 年度接纳人次 | 位置/地址 | |||
1 | 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园艺技术 | 120 120 | 甘肃民勤苏武山 新疆霍尔果斯 | ||||
2 | 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300 | 甘肃武威 | ||||
3 | 雨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 200 | 甘肃白银 南京马鞍山 | ||||
4 | 康师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 550 | 新疆、陕西 | ||||
5 | 旺旺集团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 140 | 湖南 | ||||
6 | 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 50 | 福建晋江 | ||||
7 | 新疆泰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 50 | 新疆昌吉 | ||||
8 | 无锡华顺民生食品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90 | 江苏无锡 | ||||
9 | 泰州安井食品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100 | 江苏泰州 | ||||
10 | 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100 | 江苏苏州 内蒙古 | ||||
11 | 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 50 | 甘肃武威 | ||||
12 | 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 120 | 江苏南京 | ||||
13 | 甘肃莫高集团 |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150 | 甘肃武威黄羊河农场 | ||||
14 | 甘肃红太阳面业集团 |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 150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 ||||
合计 | 13 | 2290 |
三、深化公司产品改革、提高公司产品质量方面的思路、举措和成效
2015年,食品科学系密切结合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等工作,致力于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努力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成效
紧抓“团队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这一核心,通过选派青年教师进修提高,优化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学历结构。完善与共建单位的合作机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互动模式,建立一支“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提升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水平与实践教学能力。创新团队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健全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团队骨干在本系教学改革中的创优地位。
2015年,园艺专业硕士学历一名;葡萄酒专业本科学历一名;选派3名中青年教师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伊赛牛肉、河南双汇)参加国家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为期2个月的培训学习;1名赴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国家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为期1个月的培训学习,2名教师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一名教师脱产研究生学习,举办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并推荐参加全校教师讲课大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思路与成效
紧跟食品学科发展趋势,瞄准食品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甘肃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突出优势、突出特色、突出实践、突出能力”的原则,借鉴国内外课程建设与改革成果,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完善、整合、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
2015年,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员工使用的全部教材均选订了国家级规划教材。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思路与成效
围绕“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技术技能型食品专业人才的目标,明确改革方向,更新教学观念,深化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手段,注重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激励员工主动探索学科知识、自觉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创新和创造意识;鼓动教师研发高水平多媒体课件,专业核心课程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大院系两级“挑战杯”永利集团老员工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项目参与面,引导员工参加教师科研和生产服务活动,鼓励员工自主设计实验,使员工受到科研训练或独立完成自主设计实验。
4.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思路与成效
结合食品专业特点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增加实践教学学分的比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学分达到总学分的50%。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增加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定期举办专业能力训练班,培养员工个性强化专项技能。健全机制,激励富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2015年,举办了“挑战杯”永利集团老员工课外专业技能大赛,内容为“食品检验工——食品检验工”,60名老员工参加了竞赛活动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适度调高了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学分的比例。
5.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的思路与成效
建立系、教研室二级教学管理模式,明确职能与目标,更新教学管理理念,以“教学”和“育人”为主导,塑造教学管理的文化环境;修订、补充和完善系内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和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专业建设、有利于教书育人、有利于员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
2015年,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8次,考纪考风教育专题会议4次,系、教研室两级听课56人次;各项教学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各教学环节管理与监督规范化、科学化;教学秩序井然有条,全年调停课仅占理论课总学时的0.5%,实验开出率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出率均为100%,考试违纪率降低,试卷抽查差错率为零。
6.培养员工综合素质的思路与成效
以深化老员工综合素质内涵为起点,以完善老员工综合素质结构为前提,围绕员工所学专业,通过各种报告会、各种技能竞赛、各种科技活动、课外学术研究、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完善员工的知识结构,锻炼和培养员工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15年,举办了“挑战杯”永利集团老员工课外专业技能大赛,内容为“食品检验工——食品检验工”,60名老员工参加了竞赛活动;参加职业规划比赛20人;参加创业计划员工30人;参加科技作品竞赛6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3支实践小分队分赴陇南文县,甘南迭部县,天水市清水县、甘谷县 ,定西市安定区,兰州市榆中县等地县开展了为期7~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小笔头,大学问”优秀课堂笔记展;食品科学系好声音歌唱比赛;12级致青春文艺晚会;员工书画作品展;2014年食品科学系联谊晚会;“感恩、责任、奋进”朗诵比赛等;举办了3期拓展员工素质的讲座,举办了8次学术报告会,有效加深了员工对食品科学系各专业的认识,促进了学风的转变,形成了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的良好风尚;员工制作各类标本片120余张,其中部分标本片被用于教学。
7.员工学习效果与满意度
2015年,食品科学系从“抓教风,促学风”入手,充分发挥系、教研室两级负责人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等工作中的作用,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督导通过各项教学检查及听课等方式层层抓教风,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层层促学风,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优秀员工在教学和学习上的两个“传、帮、带”作用,使教学质量与效果明显提高,员工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员工对食品科学系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2015届毕业生361人,毕业证获得率为100%,初次就业率为99%。
8.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的特色
一是密切结合甘肃及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跟食品学科发展趋势,瞄准食品类专业发展前沿,以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建设特色鲜明和优势明显的专业。
二是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一支热爱教学、教学理念先进、改革意识强、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三是在红太阳面业集团公司建立了教学实训基地。
四是正在修建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葡萄栽培实训基地,智能温棚主体基本完工。
五是建立了甘肃省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极大的改善了办公和教学条件。
六是双师型教师大幅度增加(食品检验工——高级技师一人,技师10人)。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各类实验耗材价格的飞速上涨。二是教学改革力度不够。三是 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教室、住宿、员工实践教学场地略显不足,尤其是实训室的严重不足,窗口服务平台办公室面积严重不足。
2.加强与改进措施
一是多方争取经费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实验室及实训基地的建设。二是制定团队培养计划,助推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三是提升系管理水平,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员工自主学习和主动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